北宋军事体制的千疮百孔

聊下北宋时期的军事问题,发现这个时期的军事体制是历代中最为垫底的存在:

第一,北宋实行募兵制,兵源太过单一。与唐代的府兵制或明代的军户制相比,北宋军队主要通过募集社会边缘人群充当兵源,其中不乏灾民、流民、囚犯等。如宋神宗时期的尉迟恭就是依靠大规模的募集“捕盗恶人”组建成的禁军。其中确实出现过一些英雄人物,像狄青、韩世忠这些都是从社会底层走出来的。但是相比整个军队规模来看,这种优秀人才毕竟只是极少数。多数士兵缺乏纪律和作战经验,太过依赖个人武艺,缺乏整体作战素养。与辽金的重视队伍合作相比,整体战斗力明显不如。这个时期的募兵制还带来了严重的兵员流失问题,导致宋军将士对军队缺乏归属感。三省六部的文官治军也使军队力量分散,缺乏军事的统一指,制约了北宋军队的整体作战能力。

第二,士兵地位低下得不到应有的尊重。北宋重文轻武,自从王安石主导的熙宁变法之后,文官的地位更高了。即使是像欧阳修这样的将门世家在文官面前也要低眉顺眼。更别说这些囚犯、地痞流民了。他们不但地位最低,还时常受到歧视。军人作为国家的脊梁,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关爱。在这一点上,北宋是完全做得不够。

第三,兵将关系割裂。每次出征,将领都是临时委派,与士兵也都是首次见面。将领不熟悉部队情况,难以完全掌控军队,兵不知将,将不知兵,彼此之间难以建立联系,很难培养出战场上的默契与配合。而上了战场,作战指挥又不灵活,应变能力差。兵将的不熟,别说配合,指挥系统都受阻,应对敌人诡计也无法快速的做出应变。当时西夏侵宋,就曾多次用反间计袭击过宋军。这点上我最佩服的还是像南宋以后的岳家军、韩家军这样的世袭部队,至少兵将关系会牢固很多。

第四,后勤供应存在很大问题。北宋军队没有固定的后勤部门,所有的粮饷供给都要依靠各地转运使和知府临时调拨,战时全靠人力运输,天气恶劣时难以保障。一旦运粮不力,军粮就面临断供的危险。而且军粮经常被挪作他用,出现断供。王安石变法时,军粮常被挪去平抑物价,直接影响军队后勤。如北宋攻辽之战,曾三次大军围攻幽州,但都因后勤供应不继而以失败告终。

北宋要实现军事力量的真正强大,必须从根本上转变这一观念,而不是带着防民之心,有意削弱军权。统治者应该建立一支忠诚于国家、得到全社会尊重的正规军队。这就需要扩大优质兵源,提高军人地位,建立常备军和世袭部队,同时强兵将关系,完善军需管理确保后勤供给。只有正视军队的重要性,将之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,使军力回归国防之用,才能根本扭转北宋军事的颓废,确保国家安定繁荣。

历史无法重演,但我们可以从中汲取经验与教训。如今正处在变革时期,面临着各种挑战。我们每个人都有力量去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。只要彼此团结一致,彼此尊重,关心他人,本着善意,秉持正义,一定能化险为夷,迎接美好的明天。